革命历史文物“曹操故居”18号黎利。

革命历史文物“曹操故居”18号黎利。

位于头顿市黎来街18号的历史遗迹“曹操故居”,是抗美帝国主义时期巴地隆庆省委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的地方。 高大的房子宽160平方米,因房子下面有4排石柱,每排高2.2米,边长40厘米见方,像腿一样支撑着房子,所以得名。这所房子是按照孤立的汽车旅馆的风格建造的,周围有栅栏和花园。房子分为2个区域:主楼和附楼。 主屋共有2层,底层是一排柱子支撑着整个房屋。上层是房屋的主要居住空间,前后两侧均设计有上下楼梯,从室外通向楼上,平缓地建造。里面有一个用来接待客人的大大厅和用来休息的小房间。所有客房均设有面向花园的窗户,营造出安静的空间。屋顶上覆盖着西瓦,类似于泰国人的屋顶,屋顶4个侧面向下倾斜,2个山墙侧面有小三角形,可以挡风防暑。附楼是一座2.25m宽的房子,有6m的水平屋顶用作厨房,并有一条通往主屋的小路。 这座“高级住宅”是由在西贡工作的法国公务员兼军官德卢德先生于1949年左右建成的。这座房子是为他和他的妻子周春夫人建造的,作为头顿的度假胜地。 。 “曹操”地区周边,别墅、度假村林立,面朝海滩,治安控制严格。 1950年,Deloudet先生返回法国,房子成为Chau Chon女士的财产。 1951年,她将这座房子卖给了农业工程师Nguyen Van Chien。 1952年,巴地一家水厂的工人巴特拉先生被指派负责看管“曹参屋”。他是党的革命运动的热心参与者。他多次被敌人俘虏,又被释放,始终处于敌人的视线之中。凭借着爱国精神,他在头顿很快与党取得了联系,并继续担任革命干部的秘密基地。 利用敌人的疏忽和缺乏警惕,1956年至1959年期间,巴地隆庆省委常委将“高级宅邸”及周边别墅变成了革命根据地。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吃、住、行、会面。 在这里,在南安志同志的领导下,人民革命运动强劲而广泛地发展。 1956年和1957年,多次秘密会议在“曹操馆”举行。会议期间,党的许多政策得到落实,及时跟踪形势,推动了当地革命运动的发展。 1959年3月、4月,省委常委会与头顿区委召开会议,检查学习党中央第15号决议,落实党的指示。动员群众运动反对吴庭艳政府第 10/59 号法律的计划。 目前,革命历史遗迹“曹仓楼”位于头顿市海关署校园内,由本单位管理。房子的大部分建筑仍然完好无损。由于在抗美帝国主义初期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时间,所以文物没有保存下来。 1991年,“曹操宅”被文化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革命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巴地头顿报纸

巴利亚头顿 232 看法

评分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发现 巴利亚头顿

革命历史文物“曹操故居”18号黎利。

巴利亚头顿 233

国家纪念碑

释迦牟尼佛岱舍利风景区

巴利亚头顿 225

国家纪念碑

革命历史遗迹水厂站

巴利亚头顿 218

国家纪念碑

Thang Tam 公共房屋遗迹区(Thang Tam 公共房屋、Lang Ca Ong、Ba 寺)

巴利亚头顿 215

国家纪念碑

炮战和大型山顶隧道

巴利亚头顿 213

国家纪念碑

昆岛监狱革命遗址区

巴利亚头顿 208

特别国家纪念物

头顿市越盟委员会总部遗址

巴利亚头顿 207

国家纪念碑

历史革命遗迹86号 - 潘珠贞 (Phan Chu Trinh)

巴利亚头顿 205

国家纪念碑

革命历史遗迹谭农故居

巴利亚头顿 197

国家纪念碑

Linh Son 宝塔文物“Linh Son Co 宝塔”

巴利亚头顿 189

国家纪念碑

优秀遗址